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昨日,“首都在線云計算”公眾號發布消息稱,Google 云正式確定通過首都在線將其云業務帶到中國大陸,目前接洽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按照公眾號文字內容來看,其實雙方的合作在 8 月就已落地,但遲遲未對外公布。截至雷鋒網發稿,該微信文已經刪除。
此前,Google 進入中國的消息一度沸沸揚揚:
傳 Google 搜索引擎將進入中國(審查版),此事引得百度股價大跌。
8 月初,彭博社報道,Google 正在與騰訊、浪潮及其它中國公司的合作伙伴協商,以提供云服務的方式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并表示,Google 的云合作伙伴將負責通過自己的服務器向中國客戶托管和提供 Google Drive 和 Google Docs 等服務。
Google 無人駕駛業務卻先一步進入國內。近日,公開信息顯示,由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無人駕駛公司 Waymo100% 控股、名為慧摩的公司已在上海自貿區注冊。
目前來看,Google 無人駕駛確實已經落地。盡管 Google 搜索引擎以及其他服務暫時還沒有進入中國,但越來越多的消息和現象都在表明,中國是它無法忽視的市場。
拆解:首都在線,是個什么公司?
據官網介紹,北京首都在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是一家總部設在北京,并在美國、上海、武漢、深圳建有分公司的國際化云計算服務商。公司 2010 年 8 月在新三板掛牌,股票代碼 430071。2015 年首都在線獲新三板最具影響力公司獎,2016 年 6 月進入第一批新三板創新層。
據介紹,首都在線外數據節點覆蓋北美區域。
根據天眼查的信息得知,該公司實繳資本 36131.628 萬人民幣,融資進度已過B輪。8 月以來,首都在線大量發布招聘信息,可見其用人需求較大。根據公開的股權穿透圖,其最大股東是趙永志和畢名武,其中趙永志此前在諾基亞(中國)和英特爾(中國)有過任職。
近幾年,首都在線業績增長穩定,營業收入從 2015 年的 2.32 億增長到 2017 年的 4.82 億,復合增速達到 45%,最新的 2018 年一季度,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32%,延續快速增長勢頭。根據對外信息來看,此前與 Google 并無交集。
其他的深厚背景暫無從得知。
Google 云為何對入華如此執著?
雷鋒網了解到,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近日發布了 2018 年第二季度業績,Alphabet、Google CFO 露絲·波拉特(Ruth Porat)指出,公司將專注于在中長期內在 Google 內部建設第二波增長,其中包括云計算。在 Google CEO 皮查伊眼里,2017 年是 Google 云平臺全球擴張最快的一年,未來還將加大投入。
中國云服務市場仍然是本土公司占據主導地位,2017 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首次超過 40 億美金,IaaS 市場增速達到 72%。2017 年排名前五的中國公有云 IaaS 廠商分別為阿里云、騰訊云、天翼云、金山云和 AWS。
盡管 Google 云在美國占據前三的位置(最新市場份額為 3.95%),但是中國的云市場明顯更有吸引力。為何?
我國最新發布的《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中提及,“到 2019 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4300 億元約折合為 683.7 億美元,按照十二五期間我國云計算產業 30% 的增速保守估計,到 2020 年我國云計算產業規模有望達到884. 39 億美元。對 Google 來說,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雷鋒網觀察到,眼下,Google 云計算的競爭對手亞馬遜和微軟也都在利用中國的“盟友”掘金云計算。其中,亞馬遜 AWS 通過北京光環新網技術提供,而微軟 Azure 云則通過世紀互聯提供,與中國盟友合作的方式已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入華手段,其云服務均可在華正常開展。
Google 在 2010 年退出了中國的搜索市場,一直在積極尋求重新進入中國的方式,但其許多網絡產品的使用都受到了中國監管機構的限制。
而這次,Google 云真的來了嗎?如果是真的,那中國云計算市場將又掀起新的波瀾。
(邯鄲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