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2018 年 10 月 10 日,愛立信舉行 5G 全球路演,以北京為起點,展示 5G 產品及解決方案。
面對諾基亞、三星等競品,愛立信東北亞區首席市場官張至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幾家各有差異,但愛立信近年來側重商用測試,成熟度較為完備。同時他表示,2019 年將實現 5G 技術預商用,2020 年將實現規模化商用。
實際上,5G 商用正在以愈來愈快的速度與規模實現落地。今年 7 月,諾基亞宣布獲得首份最大規模 5G 合同,將為美國第三大電信公司T-Mobile 提供 35 億美元 5G 設備,對此,張志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筆 35 億美元的合作并非某一家獨家合作,美國通信業反壟斷法也不會允許。T-Mobile 多家 5G 技術提供方在一個框架內合作,包括端到端 5G 技術、軟件和服務等方面。但具體到各家分配比例等問題,目前還不確定。但就競品之間的差異度來講,張至偉表示,愛立信產品成熟度與性能更高;三星終端產品數量多,但基站性能不如愛立信強;諾基亞的基站則不如愛立信成熟。
據招商證券 5G 行業分析報告分析稱,2G 到 3G 的轉變主要實現了業務由通信向個人應用的跨越,而 4G 到 5G 的轉變則主要實現由個人向行業應用的轉變。
至于 5G 與 4G 之間的關系,張志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遠不同于 4G 與 3G 之間直接取代的關系,4G 與 5G 之間更多是互補。因為 5G 很多技術是 4G 所不具備的,具體如何應用、如何落地,仍需不斷摸索。但從用戶數來講,4G 用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是主力,而 5G 則側重優先落地工業互聯網,例如如今 20G 的 4G 流量與 20G 的 5G 流量,對普通用戶來講是沒有本質區別的,但對 VR、AR、工業應用、車聯網等行業則影響重大。總之,整體 5G 商用時間正在不斷向前提進,2019 年實現預商用、2020 年實現規模商用的大趨勢不會變。
那么尚且處于行業早期的 5G 技術到底如何落地應用?
張至偉表示,首先需要找到用例組——也就是行業發力點,進而排出優先順序。在較長時間內,5G 行業更多不是技術驅動,而是應用驅動,若找不到適合其發展的落地案例,5G 技術本身是發展不起來的。
愛立信方面表示,實時自動化組在目前最大的用例組,到 2026 年將為電信運營商帶來 1010 億美元收入,其次是增強型視頻服務,到 2016 年將有望帶來 960 億美元的收入。張至偉表示,愛立信主要為運營商提供方法論,并不能給出具體答案。
不同地區的運營商必須首先找到用例組、發力點,進而確定基站數量與部署方案。通過演進用例與用例組,運營商可著手挖掘 5G 物聯網與產業數字化帶來的機會,最終目標則是把握全部業務潛力。當然,用例組在帶來相應機會的同時,自身也帶有不同挑戰,包括吞吐量與延遲方面,不同用例組有不同要求;可靠性與可用性方面,需要避免數據包丟失,同時保持 99.999% 的可用性;局域或廣域網方面,需以部署效率為指標衡量為用例組提供功能、基礎設施以及分部云資源等方面的復雜性。
今年 7 月,愛立信發布 2018 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本季度愛立信營收為 498 億瑞典克朗(約合 56.20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其中,網絡業務同比增長2%。雖然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有所擴大,但從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看,愛立信的盈利能力得到好轉。二季度毛利率為 34.8%,比去年同期增加 6 個百分點;營業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1.1% 提高到今年的 0.3%。
(邯鄲h5網站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