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yè)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北京時間 5 月 16 日消息,據(jù)美國生活科學網(wǎng)站報道,小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是葉瓣狀結構,科學家也不確定為什么。1 月 1 日午夜之后,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太空飛船近距離掠過“天涯海角”,這是一顆小型、冰冷天體,距離冥王星軌道大約 16 億公里。
這張照片是“新視野號”在 1 月 1 日近距離拍攝的,它的直徑 33 公里,呈二裂片結構,類似一個微紅色雪人。
4 月 23 日,“新視野號”探測器首席調查員艾倫·斯特恩(Alan Stern)稱,它根本不是球面狀,這讓我們感到有些意外,我想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同時,圖像顯示較大葉瓣結構——“天涯體(Ultima)”,存在相鄰的高地特征,較小葉瓣結構是“海角體(Thule)”。斯特恩說:“這些高地特征令人迷惑,我們并不確定它們是如何形成的,當前對其形成原因下結論為時過早。”
之前一項假設觀點認為,這些高地是由低溫冰對流形成的,而低溫冰對流是由鋁-26 放射性衰變產生的熱量驅動完成。斯特恩表示,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該情況不太可能發(fā)生,這些土丘高地可能是很久以前小型星子聚集形成“天涯體”的原始輪廓。
斯特恩稱,但也有可能有其他的過程促成這種奇特結構,這是一個活躍辯論話題。
“天涯海角”是由遠離太陽的巖石和冰物質組成的小天體,其主要是由兩個較大部分構成,顯然以雙星的形式圍繞一個共同質心旋轉,之后這兩個實體慢慢合并,形成現(xiàn)今的“天涯海角”,科學家將其命名為“2014 MU69”。
通過計算機模擬,任務小組現(xiàn)已分析出“天涯海角”合并過程的“速度限制”,例如:如果兩個葉瓣以 35 公里/小時的速度結合,它們根本不會合并在一起,在該速度下運行,兩個葉瓣體可能發(fā)生碰撞,之后天涯和海角將分離開來。
兩個葉瓣體以 18 公里/小時的速度發(fā)生碰撞,可能導致合并,但不會產生目前“天涯海角”這樣兩個相對完整的葉瓣結構,該速度發(fā)生碰撞合并,會產生很大的結構扭曲。因此,“新視野號”研究人員認為碰撞速度甚至更慢,大約 8.9 公里/小時。
斯特恩說:“事實上,以 8.9 公里/小時的速度進行的模擬結果與我們實際觀察結果驚人相似。”
迄今科學家沒有看到“天涯海角”上存在任何類型大氣層的證據(jù),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衛(wèi)星或者環(huán)形系統(tǒng)跡象。下步研究團隊將繼續(xù)展開研究分析,預計“新視野號”還需要 16 個月的時間才能將所有勘測數(shù)據(jù)傳送地球。
(武安網(wǎng)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