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有著“第六軍隊”之稱的美國太空部隊在推特上表示,中國長征五號B火箭芯一級在完成任務后于 5 月 11 日在大西洋上空脫離軌道,于北京時間昨晚 23 時 33 分左右再入靠近非洲西海岸的大西洋海域。芯一級繞行地球達 102 圈。
此前,5 月 5 日,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和長征五號A型不同的是,長征五號b型移除芯二級,為“一級半(芯一級+助推器)”構型,由 2 臺 YF-77 和 8 臺 YF-100 提供推力。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稱,之所以對該火箭殘骸的動態如此關注,在于它是 1991 年蘇聯“禮炮 7 號”空間站之后最大的失控重返大氣層物體。“長征五號B火箭殘骸長約 30 米、直徑為 5 米,它的尺寸比近年掉落大氣層的其他航天器殘骸都要大得多”。
中國航天專家、小火箭公號創始人邢強博士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運載火箭殘骸的飛行軌跡也并非“不受控”。它經過科研人員的精密計算,并利用火箭鈍化技術,有意縮短在軌飛行時間。通常航天器殘骸的最終落點都在南太平洋人跡罕至的“航天器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