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據外媒報道,今年 3 月 4 日,月球上將出現一個新的隕石坑,因為屆時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將會撞上月球。這次撞擊引發許多擔憂,包括撞擊留下的隕石坑以及生物污染。
這枚火箭于 2015 年發射,將美國宇航局 (NASA) 的 DSCOVR 探測器送入距離地球 150 萬公里、面向太陽的位置。但火箭上級沒有足夠的速度進入獨立軌道并圍繞太陽繼續運轉,因此被廢棄,也沒有返回地球大氣層。原本按照正常程序,火箭上級應該在重返大氣層時燒毀,從而減少近地軌道的太空垃圾。
但自 2015 年 2 月以來,這枚長 14 米、重近 4 噸的廢棄獵鷹 9 號火箭上級始終在繞地球的寬廣軌道運行。它的精確運動一直很難預測,因為它既受到月球和太陽引力的影響,也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但現在可以斷定的是,它將在 3 月 4 日以每秒 2600 米的速度撞上月球,并將造成直徑約 19 米的隕石坑。
“人造”隕石坑
對于地球來說,報廢火箭最終撞上月球肯定比以金屬氧化物顆粒的形式散布在地球上層大氣層中更環保,這些顆粒是在火箭重返大氣層燃燒時產生的。但月球缺乏大氣層來保護它免受太空碎片的傷害,所以其上面擁有無數自然撞擊形成的隕石坑。
▲ 2013 年 3 月 17 日,自然撞擊留下的月球隕石坑
NASA 月球勘測軌道器(LRO)曾在 2013 年 3 月拍攝到直徑 19 米的月球隕石坑的形成過程。當時,一塊半噸重的太空巖石以大約 10 倍于獵鷹 9 號火箭的速度撞擊月球表面。而在過去十年里,NASA 的月球撞擊監測項目已經發現了數百次較小的撞擊,這些撞擊都是由重量只有半公斤的太空巖石造成的。
即將到來的撞擊將發生在月球背面,所以我們無法親眼看到撞擊場景。但之后繞月飛行的航天器將能夠拍攝到隕石坑的圖像。
2009 年,NASA 的月球環形山觀測與遙感衛星 (LCROSS) 任務曾實現一次精確的定向撞擊。當時,LCROSS 及其火箭級撞擊月球極地隕石坑,在其結冰的表面上形成了一個較小的隕石坑,并拋出了一股羽流,證明月球表面就像推測的那樣含有水。
生物污染
在月球上留下新的隕石坑并不是最令人擔心的,畢竟月球表面已經有大約 5 億個直徑在 10 米或更大的隕石坑。我們應該擔心的是,活體微生物或分子會污染月球,這些分子將來可能會被誤認為是月球上曾經存在過生命的證據。
大多數國家已經簽署了行星保護協議,尋求將地球對其他天體 (以及其他天體對地球) 的生物污染風險降至最低。這些協議的實施既有倫理上的原因,也有科學上的原因。倫理上的論點是,從地球上帶去的生物可能危及存在于另一個天體上的任何生態系統。科學上的論點是,我們想要研究和了解更多天體上的自然條件,但不應該以肆意污染甚至破壞它們為代價。
最近違反 COSPAR 協議的最大事件發生在 2019 年,當時私人資助的以色列月球著陸器 Beresheet 攜帶 DNA 樣本和數千個水熊蟲墜毀在月球上。這些半毫米長的有機體可以忍受太空中的真空環境,盡管它們在太空中并不活躍。這些水熊蟲以及生活在它們腸道中的其他微生物,現在就散布在 Beresheet 墜毀現場。
最有可能的是,這些生物最終不會出現在有利于其生存的環境中,那里可能沒有足夠的水讓它們復蘇并活躍起來,但這不是我們應該冒的風險。發射 DSCOVR 的獵鷹 9 號火箭在升空時并不是無菌的,但它已經在太空停留了七年,所以到目前為止,生物污染的風險微乎其微。不過,隨著我們向月球發送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必須足夠小心。
?。?a href="http://www.malatyabirliktv.com/website/">邯鄲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