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今年以來全球最大規模 IPO 來了!
當地時間 9 月 14 日, Arm 控股有限公司(“Arm”)正式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掛牌交易。Arm 股票代碼為“ARM”,發行價定為每股 51.00 美元;開盤上漲 10%,報 56.10 美元;盤中一度漲幅達到約 30%,沖高至 66.28 美元。截至首日收盤,Arm 股價上漲 24.69%,報 63.59 美元。若以收盤價計算,Arm 上市首日市值為 652.48 億美元,若包括限制性股票單位在內,Arm 完全攤薄后的估值接近 680 億美元。
“今天,在美國紐約以及 Arm 全球各地的辦公室,我們正在慶祝 Arm 上市,邁入構建計算未來的新篇章。”Arm 首席執行官 Rene Haas 說道,“在過去 33 年的公司歷程中,Arm 的員工、合作伙伴和整個生態系統共同攜手推動了 Arm 計算平臺的發展,在此向各位致以衷心的感謝。”
公開資料顯示,Arm 為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 ”)全資持有的一家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知識產權(IP)提供商,全球科技領域最重要的公司之一。官網資料顯示,包括蘋果 iPhone 以及安卓機在內,全球 95% 的智能手機都采用了 Arm 架構。
Arm 上市現場,圖片來自納斯達克/ Vanja Savic
盡管美股發行市場低迷,但是 Arm 此次 IPO 受到投資者追捧。由于需求強勁,Arm 此前路演獲得 10 倍的超額認購,負責承銷此次 IPO 的投行已提前一天也就是當地時間 9 月 12 日下午結束認購。此外,Arm 承銷商擁有超額配售權,可在自最終招股說明書之日起的 30 天內最多超額購買 700 萬股美國存托股票。
Arm 還為基石投資者預留了高達 7.35 億美元的 ADS。澎湃新聞注意到,Arm 基石投資者多為大客戶,其中包括蘋果、英偉達、高通、谷歌、英特爾、聯發股份、臺積電、新思科技和鏗騰電子等。在 Arm 的路演過程中,英偉達 CEO 黃仁勛還一度出現,表示英偉達的新型 Grace Hopper AI“超級芯片”如果沒有 Arm 的架構、Arm CPU 令人難以置信的性能和商業模式,就不可能實現。
Arm 的 51 美元的定價處于區間的最高水平,其初始定價范圍設定為每股 47 至 51 美元。最終,Arm 以 51 美元的價格,發行了 9550 萬股美國存托股票,募資規模達 48.7 億美元,估值達到了 545 億美元。若以最新財年凈利潤 5.24 億美元計算,Arm 此次發行市盈率高達 104 倍,已經接近英偉達 108 倍的靜態市盈率。
業內人士均希望 Arm 作為這一今年規模最大的 IPO,能夠重燃已低迷兩年的美國 IPO 市場。B. Riley Financial 首席市場策略師 Art Hogan 表示:“Arm 的成功 IPO 無疑有助于增強信心。”
2016 年,軟銀集團以 320 億美元收購了 Arm,拉開了愿景基金投資“帷幕”。但短短幾年時間,愿景基金投資組合陷入虧損。
2020 年,軟銀集團曾計劃以 400 億美元的價格將 Arm 出售給英偉達,但因 Arm 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芯片 IP 設計供應商,歸屬問題牽扯到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最終出售方案因監管部門的反對而“流產”。
2022 年,隨著全球科技股暴跌與日元貶值,愿景基金投資收益進一步惡化,軟銀集團在錄得公司成立以來最大幅度單季虧損后,流動性訴求高漲,開始大規模出售旗下各類資產。去年在出售9% 的阿里巴巴股票套現 345 億美元后,軟銀集團當前最大的股權投資資產為占比達 16% 的 Arm。
也就是說 Arm 若能成功上市,將極大地改善軟銀集團及愿景基金的財務狀況。于是,軟銀集團以及創始人孫正義開始著重推動 Arm 的上市計劃,并于今年 4 月向美國監管部門遞交 IPO 申請。
此次 Arm 成功上市,將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的 IPO。屆時,Arm 也將成為科技史上第三大 IPO,僅次于 2014 年阿里巴巴 250 億美元的 IPO,以及 2012 年 Meta Platforms Inc.(臉書母公司)160 億美元的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