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年一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每年7月成了上海“AI味道”最濃的時刻。今年的WAIC正在舉行中,盡管今年上海天氣炎熱,但從業者和觀眾對人工智能的熱情并沒有因此而消退。
7月6日,本屆WAIC迎來了第一個假日展覽日。一大早,世博展覽館門口就排起了入場長龍;等到中午時分,整個展館內已經人山人海。幾乎每一個展臺、每一件展品前都圍滿了觀眾。
今年觀眾如此之熱情,一個重要原因是今年展會面向普通觀眾開放的程度更高了。過去的幾屆WAIC,基本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舉行,其線下展覽部分主要面向專業觀眾開放,一般采用邀請、申請、預約機制參觀。
今年的WAIC展覽首次實行付費制,3天的展覽通用門票價格為128元/張。盡管是收費模式,但今年的WAIC面向所有觀眾敞開了大門,這使得本屆大會成了觀眾了解AI、體驗AI、擁抱AI的絕佳機會。
7月6日的WAIC展會上,展館內的很多設置、展品,對普通觀眾都非常友好。頗為吸睛的“十八金剛”人形機器人先鋒陣列,擺放在最顯眼的入口處,各式各樣的人形機器人引發觀眾連連驚嘆。
特斯拉展出的賽博越野車Cybertruck,讓展臺成了場館內的“頂流”。旁邊放置的一臺人形機器人Optimus,盡管裝在玻璃罩中,仍有觀眾坐下來前后左右看了個仔細。這些平日只能在新聞中見到的產品,對普通觀眾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
我還看到很多帶著孩子來參觀的家長。實際上,展會主辦方并不建議12歲以下兒童入場,兒童觀展同時需要至少一位成人持票陪同。但這并沒有阻擋孩子們對AI的熱情,從現場觀察來看,很多兒童對AI的興趣其實遠高于陪同的大人。參觀這樣一屆展會,或許會在他們的心中種下一顆熱愛AI的種子。
2024年,WAIC進入第七個年頭。WAIC是廠商集中展示AI成果的時候,每一家廠商,都會拿出“看家”本領。這幾年,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WAIC上,廠商們展示的產品和技術,都在以肉眼可見的水平進步。
技術最終要走到應用上來。今年的WAIC,展商們在展示AI技術實力之余,也更多地展示了AI產品的應用能力。
展館外,上汽賽可智能為觀眾提供L4級主駕無人駕駛體驗,觀眾可現場掃二維碼,體驗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展館內,一家公司展示自己的現磨咖啡機器人,吸引現場數十人排長隊體驗。
(與觀眾互動的機器狗)
一家科技公司展臺上的一只機器狗,熟練地與周圍觀眾互動。和我們以往在視頻短片中看到的用于技術和性能演示的機器狗不同,這款產品是已經正式在網上銷售,主打仿生陪伴功能的機器狗。
大模型是近兩年WAIC的主角。當大眾人對大模型的理解還停留在對話準確與否,答案標準與否時,展會上呈現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不論是快手公布的“半年來有近2萬商家借助大模型能力實現智能化經營,獲得不菲回報”,還是展館內隨處可見的“文心快碼,AI編程又快又好”、“通義大模型攜手阿里云服務超20萬家客戶”等廣告語,都在直白地告訴我們,大模型已經從技術層面走向了應用層面。
每個人腦海中或許都有一幅人工智能顛覆未來生活場景的圖像。但這種顛覆不會在一瞬間發生,人工智能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我們的生活。